期中考试卷发下来,语文考的不好,刚够及格的分数,究其原因,作文分数极少。在看作文分数的时候,我突然很想骂人,但又不得不为自己感到悲哀。我的作文不至于差到这种程度。终于,终于知道,考场上,无论你有怎样的才思,总是发挥不到极至的。于是我发现人才在这里被埋没被毁灭,我无限愤慨。
文学的出路在哪里,到现在已经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了,但是深受应试教育其害的我,或者说我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又或者说一个决心走文学这条路的人。我应该为其说几句话的。首先我说明一下,我是一个文科生,成绩不大好。只对写作感兴趣,我曾一度放弃学习而专心写作,想着以后就走这条路。但是,到现在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条坎坷的路。如果不通过应试考核,我是永远没有出头之日的,是的,如果不参加考试继续学习深造,即使成了什么作家,也是平庸的一代,因为这个世界,这社会就是这样。
高考是一个阶梯,是一个分流。我们谁也不会轻易的放弃。因为我们别无选择,但是考大学并非文学的出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如果考上大学,也不一定会选择中文系,所以无论怎么说大学我们是一定要上的,换句话说,大学是我们的梦想,也是我们辛辛苦苦努力的目标,也是我们借助这该死的应试教育来完成梦想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的思想已经被格式化、禁固。无论干什么,我们非上大学不可,因为这是一个要文凭的时代。
新概念大赛固然是一个很好的跳板,我们借助它更容易达到目的,完成心中的梦想,但事实摆在面前,我们不能像郭获明、韩寒一样,他们是幸运的,但我们也许没他们那么幸运,所以我们很可能被淘汰。另外,新概念也没有指出一条路来让他们走,它只是给了人们一次机会或者说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又或者说是给了人们一个衡量自己的机会。它没有告诉人们文学的方向在哪里,该怎么走,可我们能怎么办,我们只有靠它来证明自己,靠他来让人们认识自己,仅此而已,够吗?
到现在依然有一个疑问,中国人在文学上为什么就没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的文人,文学青年那么多,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去尝试,改变历史。我不懂,是中国人太习惯平静安稳的生活了吗?他们只想以文自娱吗?我想不尽全是,那些积极的作家,诗人们忙着在自己国家里拿这个奖那个奖,为什么眼光不放远点去拿那个国际奖。
中国人的思想被禁固了,被格式化了,从小接受应试教育,喜欢什么事都要按规矩。中国人不笨,中国人也不是没才华,只是他们也和我们这些无名者一样,在文学路上迷惘了,失去了方向。
我在默哀,为自己默哀,为现代文学默哀。现在的作家,诗人太多了,随便在书架上翻本书,看看书名,看看作者,不禁感叹道又一位“后起之类秀”。而他们大部分文字又都是另类文学和无病呻吟那一类,中国的文学在哪里,
已被市场占据。只要是能识字,会写文章的人,千方百计的弄本小说出来壮壮名气。网络是一个好东西,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横行的时代,网络作家更是数不胜数。甚至有的人根本不能称之为作家,只能称之为“写手。”也许因为大部分作者只写过一本书就“江郎才尽”了,又或者是再也凑不出那么多文字了,写到一半只能作罢。
上面的话让我想到一句玩笑话,说一个广告牌下面有十个人躲雨,如果广告牌掉下来砸死十个人,那么里面肯定有九个人会写文章。
到底导致上述状况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大家还是好好想一想吧!中国的应试教育让更多人失去梦想失去方向。那些未进入大学的文学青年们,他们只能靠自己来完成梦想,他们没有更好的学习的机会。他们走上社会,他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完成文学梦,所以造成了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畸形的“作家”们。他们以他们自己的那些不太成熟的文字和不太灵活的(文字组成词语)词语组成句子来填充自己的内心,他们渴望发展,但谁给他们机会。
郭获明、韩寒是幸运的,他们得到了大多人的认可,所以他们已经在文学上立足并留下脚印。但我们如果都沿着他们留下来的足迹走那条路,未必走的通。看看当今的文学市场吧,已被大量的垃圾信息所占据。并不能称为文学。那些写那些东西的人只是为了赚钱。他们懂文学,他们只是享受着文学市场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利益。所以更多的人们朝着这一方向奔来,人们开始在商业文学中凌舞。而此时我们已看不到现代“作家们”写作的文学性了,所以我们现在对社会突然会出现各种文学浪潮也不大惊小怪。
郭、韩他们被称为“80后”,他们是带动这种“商业文学”的先头军。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才华,当更多“80后”涌现出来的时候,他们却不能摆脱郭、韩的阴影,他们盲目的学他们写些东西,然后和更多的人们一样被巨大的商业利益吸引的不可自拨,这成就了中国文学的商业市场,他们让市场更发达,更疯狂。然而人们却都没有发现文学在他们面前的利用下变性了。
“70后”作家其实是一群写作实力派,但是他们没有在那个年代被发现,反而是到现在才被人们重视和了解,原因很简单。“80后”作家是新兴一代,他们固然更接近我们。但是他们失去了写作本身的文学性,人们在他们的文章里看不到文学。这和“70后”作家形成对立。因为“70后”作家们的文学在“80后”作家的反衬之下被发现。他们更有权利接受现代文学的洗礼。他们有权利接受现代文学带给他们的荣誉。他们之所以在那个时代没被发现,也是因为没有找到文学出路这一文学原因。
我真的对我们这一代的文学青年们感到紧迫。我们没有太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我不知道我们将来会承受哪些问题。我们甚至忧心的对文学失去信心,我们只有一条路又或者没有路走。
我迷惘了。
写上面那么多,我好像脱离主题,但都是因此而起。中国的应试教育将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伤害没人真正说清。文学的出路在哪里,到底谁又会知道。难道真的还要我们其中的某一个像蔡小飞那样以另一种方式来为此敲响警钟吗?我想大概是没有必要了,但我真心的希望,中国应该改革一下选才的标准,和多一些相马的伯乐。再就是给我们这种对文学痴狂而无路可走的人一些出路。这是我的请求,我的希望和我的期盼,真心如此,真心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