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觉得自己有了抑郁症前兆,他忧心忡忡地去看了心理医生。他说,“医生,最近我总是不敢回家,回家了以后太安静,寂寞就扑面而来。而上班的时候又和常人一样。”经过这个人十几分钟叙述,医生并没有太早地下定论,他只说,“我们这个城市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喜剧演员,无论是谁,看了他的喜剧都会哈哈大笑。你先去看一看他的喜剧,如果还是没有成效,再来找我。”
话音落下,那人坐在座位上良久没有起身。屋子里安静一片。渐渐地,他抬起头,脸颊铺满了泪水。
他说:“我就是那个喜剧演员。”
如今,时代总是以光速发展着。我们极度疲惫地追随着它的速度,忿忿地跑向前去。慌忙中,丢失了自我,丢失了理想,丢失了曾经的追求。也忘记了回路,忘记了回头看看走来的一路风景。
然后抬眼间,一片迷茫……
一直喜欢站在大街上,看着繁忙的车来人往,喧哗中隐藏的安静与静谧,是一种带有喧嚣的平淡。曾经很细心地对十字路口观察过一番,看着那些人群,点状地铺满马路,每个人的眼睛都仿佛枯竭的洞口一般,寻觅着,自我着,放纵着……
这个世界,就这样安静地喧嚣着,谁都不知谁的心里想的什么,大家活在各自的世界里,乐此不疲地在这个世上,流动出生活的气息……
这便是我们不同的角色充斥了这个世界的虚无,我们贪婪地享受着每天灼热的阳光,贪婪享受着工资或高或低,但拥有时的慰藉。然后,继续在这个城市奔波……
习惯了这样的角色,也便屈服于它的所有……
记得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即自己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那种洒脱于田园的风情,逍遥而没有拘束的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性情。在如今,究竟是奢侈,还是放纵?又或者,是不思进取?
孔子为一代圣人,他曾问学生的理想是什么。学生们大部分回答,若有一片大大的国土,自己定能在数年内,治理好这国家,百姓安居乐业,此乃理想。
而孔子听完后,没有下任何定论。直到他的另外一个学生,曾点,回答出了另一种答案。曾点说,在春深似海的季节,他穿着新衣裳,呼朋唤友去游玩,在春水中把自己洗涤地干干净净,再去鼓乐台上,沐着春风,完成这场心灵的仪式。孔子回答,吾与点也。
这样的理想,或许偏离了现实的轨道,也脱离了生活的界点,它没有治国安邦那样宏大,也没有经济收入那样实惠。可,那便是心灵的声音。
我们被社会不停滞的脚步时刻鞭策着,心灵的声音早已在生活的疲惫下,暗暗地销声匿迹了。社会创造出了无数个角色,我们毕业后,就忙不迭地砸进了这一个个的坑洞中,日复一日地延续着再也不变的轨道。
就像是那喜剧演员,忘我的演出,和心灵的悲哀,相隔的距离难以测量。
我也会经常想要随心所欲地做一些事情,可生活的牵制抹煞了那些理想的光辉,那时才知,社会的残酷竟以直至残忍。放弃了,也就安然了。而生活就是要这样乐此不疲地继续下去吗?
我想,我不应再延续角色本有的轨迹,忘记了自我的来路与方向……
我听到心灵的声音在闷闷呐喊,它说它只需要一点点空间,获得它随心所欲的时间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