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题记
四季流转,物候变迁,尽在节气歌中。“二十四节气”,经过国人的努力争取,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实在可喜可贺。然而,喜悦是短暂的,老智慧的保持却是需要传承和点亮。
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是属于老祖宗的智慧,应全力抢救,以不忘前人之心;也有人认为,在信息时代的技术之下,节气的农业指导作用减弱,不再具有现实意义,无需继承发扬。这两种观点,均是认同了老智慧就该安守于“老”,无法在现今社会发挥出生机。然而,二十四节气绝不该是被扔进博物馆中珍藏的东西。
我不反对二十四节气的科学内涵属于老旧的文化,也认同其中包含的实践指导意味在现如今已经跟不上科学发展的速度,在生产中颇显“鸡肋之味”,然而,这二十四节气中包含着古人对自然之道的认识和掌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法以及总结前人经验,不断创新的精神内涵。更重要的是,这些闪耀着智慧的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正是当下浮躁,难以沉静的科研工作乃至整个社会所需要的吗?
二十四节气中包含着诗意的美感,是文化该被保留下来的一份文艺气息,是不可复制也不可代替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早已将节气融了进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诗中,在画里,在祖祖辈辈的口耳相传里,直到现在,生活中也常出现节气的影子,不同的节气,要吃不同的东西,这样的观念不也正被“食以为天”的中国人很好地继承并发扬了下来吗?
但是,尽管二十四节气中具有当代社会所需要的精神和文化底蕴,它的老旧形式却仍然存活保留,即使申遗成功,也难保不会成为橱窗中的展览品,为了使文化遗产真正发挥新光彩,应该用创新手法对其进行改造。
有关节气的介绍往往仅止于天文、农业、养生等专业常识,著名文化学者余世存先生在新著《时间之书》中,对每一个节气都做了详细论述。如雨水为“君子以思患预防”;惊蛰为“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春分为“君子以类聚辨物”;清明为“君子以议德行”;谷雨为“君子以同而异”等等,探讨的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讨论了人自身的成长。通过二十四节气,在一年之中,自警自省,可以达到自身修为的提高。更为难得的是,书中还配有知名网络画家老树绘制的二十四节气插图以及他撰写的诗歌。如《春分》有诗:“乾坤平分昼夜,却是燕子来时。水边新绿野菜,陌上粲然花枝。”《冬至》诗:“冬来无尽长夜,雪覆三尺深寒。黄昏林下大静,小村几缕炊烟。”这些诗歌与插画,和余世存的正文解读相得益彰,此为创新解读方式。
再说,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迫在眉睫,怎样才能使“二十四节气”像西方“十二星座”那样流行于青年人当中,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比如,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浪潮,将二十四节气与数字化相结合,我们不妨研发出二十四节气表情包还有手机屏保图片等,形式新颖,易于接受。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时光与变迁不能掩盖它们千年的光华。节气只是其中的一枚遗珠,期待更多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