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土特产和风味小吃,如五芳斋的酱汁肉,新雅的馄饨,王四的叫花鸡等等,但其中,我最喜欢吃叫花鸡。
那天,我放学回家,墙脚边有两个类似哈密瓜形状的黄泥团,外表似乎已被火烤得干枯的样子,却不知为何物。于是我就问奶奶,可是奶奶神秘兮兮地对我说:“里面是非常好吃的东西。”愈神秘我就愈存好奇心,最后,爷爷一边剥泥壳准备蒸煮,一边与我讲述叫花鸡的由来。
原来,“叫花鸡”是一些穷苦难民(或叫要饭的)偷来的鸡,由于他们当时没有锅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用泥巴把鸡裹起来,架火烧泥巴,直到泥烤干枯了鸡也就熟了,这是一道登不了大雅之堂的菜。
传说,当年乾隆皇帝微服出巡江南至常熟虞山脚下,有一个叫花子便把自己认为美食的“叫花鸡”送给他吃,当时乾隆困饿交加,自然觉得这鸡异常好吃,吃罢。便问其名,叫花子干脆说这鸡叫“叫花鸡”,乾隆对这鸡赞不绝口,于是一直相传至今。
经过数百年的流传和改进,现在的叫花鸡的口味就不同寻常了,在鸡的肚里加进冬笋、香菇、五花肉、干贝、开洋和葱、姜、盐、八角、丁香、花椒等等。鸡身再用鲜荷叶裹住后,外面用焙烤纸包好后,最后在外面涂上山黄泥。经过三、四个小时文火的烘烤,便成了你现在想知道的东西了。我听后,恍然大悟。
蒸了一刻钟左右,屋子里香气四溢,让我口水欲滴,食欲大增,至今回味无穷。
柳如是当年这样说:“宁食叫花鸡,不吃淞江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