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同情,未必不可,但泛滥同情,一定不可。
——题记
场景一
秋风萧瑟,卷起片片落叶。乌云遮住了夕阳,苍灰的天空变得更加阴暗。
嘶——嘶——
一个清洁工正将电线杆上的广告单撕饿下来,然后用刷子刷干净。一根,两根,三根……他在这条街道的最后一根电线杆前停了下来,上面只贴了一张纸。他的眉头皱起又松开,然后又皱起,脸上的表情犹豫不决。终于,他提着工具箱走了。
“喂,你的工作还没做……”另一个伙伴叫道,可是他已经走过转角了。
伙伴叹了口气,提着工具箱来到电线杆前。他刚直起腰伸出手,就怔住了——他转过头看看刚才伙伴离开的转角,放下手。
踏踏踏——
脚步声渐远……乌云飘逝,夕阳重现,余晖照到电线杆上的广告单,纸上些着四个颤抖的大字:寻人启事。
同情,是一种爱,感人肺腑。
场景二
病榻上,一位老妇人安详地死去,今天是她去世的第十天,床沿趴着一个面苍肌瘦的青年,他是妇人的养子,刚刚断气了。或许大家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养子会在母亲死去的第十天就跟着死去了呢?
这件事大概要追溯到20年前,青年正值5岁。垢头满面的他来到了刚失去丈夫的妇人家门前。他向开门的妇人诉说了自己失去父母无家可归的事情,善良的妇人很同情他,让他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妇人疼爱他,什么也不让他做。直到青年长大成人,她去世,什么也不懂的青年就这样饿了很长时间,终于在妇人死去的第十天断气了。
同情有时也如同一把无形的匕首,一不小心就会致人死地。
同情可以是一种爱,可以是一种力量,也可以成为一种害人之情。盲目地泛滥同情,并不显得你很有人性,况且人性这东西,也不是单靠这方面就能说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