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看了对春节贴对联习俗的介绍,我不禁感叹中国文明文化的博精深,对于春节贴对联,在明代朱元璋的那个时期,朱元璋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现在的我们,对过往的习俗总是一无所知,只是知道表面的潜意思,但是我们对于深层次的还是有待学习。
听,家家户户贴起了对联,那对联上的字龙飞凤舞,承载了多少百姓对新年的期望,和对上一年辛苦劳作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