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那一场雨——七月的一场雨。
9岁那年的暑假,我随着妈妈来到了乡下外公家。天气火热,正值“双抢”季节,村里的人们顶着炽热的太阳如火如荼地在收割着稻谷。
外公家水田不多,只有一亩多,打算用一个下午把稻谷收割完,妈妈带着我去田里帮忙。烈日当头,整个大地好似一个蒸笼。稻谷熟了,谷粒在阳光的照耀下,金灿灿的。人们弯着腰在田里收割着稻谷。外公、外婆和妈妈都拿起镰刀,开始割稻子。不一会儿,他们就已割了一大片。外公把割好的稻谷堆在一起,用草绳捆起来,再挑到路边的板车上,把稻谷运回家。我在田埂上玩,看见外公在吃力地拉板车,我便跑过去,帮外公推了起来。把稻谷运回家后,外公不住地夸我力气大,我心里喜滋滋的,继续帮外公的忙。稻谷的叶子很刺人,搂了一会儿,我的两条胳膊都红了。回到田埂边,外婆看见了,心疼地拉着我说:“洲洲,看你胳膊都红了,别忙了,到一边玩去吧。”我不依,继续帮外公的忙。外婆他们也继续忙着,衣服都湿透了,汗水流到眼睛里他们都来不及擦。
天边有乌云飘来,渐渐的,天空暗了下来。外公抬头看了看天,“不好,要下雨了!”紧接着,就是一阵响亮的雷声。我心里有些害怕,“外公,我们回去吧!”“洲洲,你先回家呆着,我们要把谷子全部收到家里,不然下雨就要烂在田里了。你快回去,没有时间管你了!”“我不要你们管我,我帮你们!能帮一点是一点。”外公也不多说话了,手里加快了速度。外婆他们手里镰刀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最让我们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一大滴雨落在了我的头上,凉凉的。紧接着,就是两滴、三滴……很快地,雨越下越大,打在泥土路上,溅起了灰尘。转瞬间,泥土路变成了湿泥路,走在路上滑滑的。我用脚趾头紧紧地扣住路面,不让自己摔倒。不一会儿,我们的衣服,全部被暴雨打湿了,脸上雨水中混杂着汗水。但大家都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儿,反而做得更快了。在大家的努力下,稻谷终于割完了,我们几个也都成了“落汤鸡”。
看着已经全部运回家的稻谷,看着全身水淋淋的自己,一种说不清的感觉涌上心头:还从来没有像这样淋过雨,它浇透了我的衣服,也洗涤了我的心灵,眼前就是我们今天劳动的成果呀。我以前吃东西,吃几口就扔了,吃饭时,不爱吃就倒了,哪知道,收一次稻谷竟然这么辛苦,要加工成食物又该有多难呀!
小时候,经常听妈妈说要节约粮食,我还真没把它当回事。经过了这一次的收稻谷,这一次的淋雨,我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也体会到了劳动的喜悦,更深深明白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